我的戈壁绿洲梦-第四章 小宛双塔两农场
2022年10月5日
早晨起来,最先关注的是甘肃和新疆两地的疫情。
张经理的夫人和孩子在喀什已隔离4天了。
据说要隔离7+3天。
疫情面前,一切都是虚的,大局压倒一切。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大家慢慢地也都熟悉了。
去年的时候,表弟就一直向我介绍同行的张经理。
那时候由于所做的行业不同,就没有放在心上。
自己还一直劝表弟要做自己熟悉的行业。
通过近一段时间的接触,张经理还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,一个比较值得交往的人,一个想干大事而且取得了相当成就的人,一个真正能帮到自己且愿意帮助自己的人。
瓜州老李的公司叫瓜州立林生态有限公司。公司的人从李总到员工都称张经理为张博士。
我也跟着一起喊张博士。
慢慢地了解到,瓜州这个地方,人们的种植观念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。对林业并不是太重视。
从与李总的交谈中可以看出,我们认为很无可奈何的退林还耕,他们并不是那样以为的,他们认为林业没有出路,偷偷地毁掉林业,种成庄稼。
还是那句老话,熟悉哪个行业的人说哪个行业的话,干哪个行业的活。
来到昨天下午最后停留的那片地。
路北是大片已收割和未收割们玉米,路南是一片片的葫芦瓜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葫芦瓜的叶子全部干透,满地是金灿灿的葫芦瓜,非常壮观,就象是遍地的金元宝。
一个和玉米收割机差不多样式的葫芦瓜自动收获机正在作业,瓜皮全部打碎返田,瓜子自动收获后晒干直接卖给瓜子厂。
随手剥了几个瓜子,比南瓜子要香得多。
据李总介绍,这样的地是当年开荒出来的。
我们认为的一毛不拔、寸草不生的弋壁滩,原来这样神奇。要是把大片的弋壁滩都改变成良田,何愁我们国家耕地紧缺。
我们能想到的事情,几十上百年了,国家怎么就没有人做?!
为了印证他的说法,李总又带我们来到准备开发的东部边缘,实地让我们感受了一下两块地的不同。
神奇的弋壁滩,在我眼里竟然成了宝地。
呵呵!
继续前行考察,透过汽车玻璃窗隐隐约约看到不远处出现了大片的水波。
开始并没有当回事,越走越觉得水面壮观。
李总的车在前面停了下来,下车后,更是被这片浩瀚的水域震撼了。
茫茫的弋壁滩上竟然出现了一个一望无际的大湖。
李总告诉我们,这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水库,双塔水库。
论起来,比新疆的天池还要大。
李总的一片六千多亩的基地就在水库的旁边,泄水口的下游,浇灌条件非常好。
来到基地,茂盛的燕麦和玉米长势果然非常喜人。
随行的王工告诉我,这片玉米是他在8月5日到达公司后,采取措施进行科学改良的。
原来长势非常差,经过他的改良,亩产达到一吨以上应该不成问题。
我估了一下产量,他说的并没有夸张。
连着喝了两天的酒。每个人都感觉到有点撑不住的感觉。
晚上,李总又安排的非常丰盛。还是要喝。
在中国,无论是东西南北,要想办成事,就要喝酒。
据说80%以上的合同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。不喝不行,喝的少了也不行。
这就是中国的酒文化。也是中国的商业文化。
老苑说什么也不喝了。这几天又是喝酒,又是吃辣椒,痔疮犯了。
面对李总的盛情。我只好硬着头皮往上冲。
李总还是比较会照顾人的。
看出我的酒量不行。最后一杯瓜蛋酒,他直接让我的表弟代替我喝了一多半。
出门在外想做成事,身不由己的时候还是很多的。没办法,这就是社会。
作者 六岳居士